3月9日,是中國糧油控股的最后交易日。公司私有化進程已通過法院會議及股東大會表決,將于3月23日正式退市。分析人士指出,中國糧油控股退市原因之一是融資功能受限,未來其仍有謀求上市的可能性。
私有化方案獲通過
中國糧油控股3月6日舉行法院會議及股東特別大會,母公司提出的以每股現金4.25港元私有化的方案獲得通過。根據預期時間表,中國糧油控股將于3月23日從聯交所退市。
中國糧油控股是中糧集團旗下的米面油公司,2006年11月在港交所主板上市,公司主要從事油籽、大米、小麥及啤酒原料的加工及銷售業務,產品品類豐富,主要包括植物油、油籽粕、大米、面粉及啤酒麥芽等。
截至3月9日收盤,中國糧油控股收報4.25港元/股,微跌0.23%,換手率為1.56%,流通市值為223.6億港元,動態市盈率為24.91倍。
業內分析人士指出,根據中國糧油控股的2019年半年報數據,其每股凈資產約為5.56港元,按照4.25港元的私有化價格,相當于0.76倍PB。
經營狀況面臨挑戰
中國糧油控股的經營狀況并不算好。截至2018年的五年時間里,公司收入分別為932.39億港元、825.48億港元、780.49億港元、878.56億港元及1088.21億港元;凈利潤分別為虧損7.75億港元、虧損3.33億港元、盈利14.19億港元、盈利30.42億港元及13.46億港元。
2019年半年報顯示,報告期內,中國糧油控股主要產品總銷量同比進一步增加,帶動收入同比提升23.7%至597.54億港元。在產能增長背景下,綜合產能利用率繼續保持高位。不過,受內地飼料原料需求疲軟等不利因素影響,油籽加工行業盈利水平同比明顯下滑,影響了公司油籽加工業務業績表現;且品牌米、面產品市場開拓費用投入持續增加,整體利潤水平較去年同期下降。2019年上半年,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.49億港元,2018年同期為7.51億港元。
對于私有化的原因,中國糧油控股在公告中表示,公司業務涉及大宗農產品的全球采購,但全球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導致公司股價走勢疲軟,公司在股本市場融資的能力受到一定局限,較難通過股權融資為業務發展提供可用資金來源,也不能為母公司的發展戰略提供支援。
或尋求A股上市
在中國糧油控股進入退市程序的時候,糧油行業的另一巨頭益海嘉里正準備在A股上市。益海嘉里招股書顯示,公司2018年營業收入為1670.74億元,凈利潤為55.17億元;2019年一季度,益海嘉里營業收入為403.51億元,凈利潤為8.31億元。
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年數據顯示,在國內食用油市場,益海嘉里旗下金龍魚市場占有率達34.1%,中國糧油旗下福臨門市場占有率為12.1%。在國內面粉市場,五得利位居第一,市場占比達18%;益海嘉里位居第二,市場占比為7%;中糧集團位居第三,市場占比5%。
根據財報,2018年福臨門等小包裝食用油銷量118.9萬噸,2019年中包裝食用油銷量亦突破100萬噸。但和益海嘉里旗下的“金龍魚”相比,仍有較大差距。
糧油行業人士稱,最近港股整體表現低迷,因此一些具備充沛資金的大股東將公司進行私有化。中糧集團可能繼續合并同類項,將退市的中國糧油控股與相關的糧油資產進行進一步整合,且存在尋求A股上市的可能。
值得一提的是,2019年初至今,香港至少有17家上市公司提出私有化提案。其中,11家已經成功私有化,現在正在進行私有化的企業有6家。此外,中廣核新能源2020年3月份發布公告表示,控股股東正考慮提出私有化。
Copyright (C) 長沙正周信息技術有限公司